凉粉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阳小华沙岗圩,从南宋走来 [复制链接]

1#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

沙岗圩最是人间烟火气

摆地摊,美其名曰“地摊经济”。地摊经济没有对与错,只有适不适合。不过,对于经年形成的地摊式集市,又且当别论。因为它是人间烟火气的“集散地”,是市井的文化符号,比如石岐沙岗圩。

圩(繁体字为墟),古称“虚”。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粤谓野市曰虚。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满时少,虚时多,故曰虚也。”“虚市,食货贸易之地也”。俗话说,“北有赶集,南有趁墟”。墟,是人们对乡镇市集的统称。而趁墟这一习俗,已沿袭近千年。

据《香山县志》记载,中山民间圩市,宋代已有10多处,明清时期集市33个。中山石岐一带的沙岗墟,始于南宋,成形于明初。此后周边各地也辟设了圩市。中山传统圩期,各处交错,如每逢农历一、四、七为下栅(今属珠海)、大涌圩期;二、五、八为南朗、鸡笼(今东升镇)、沙溪圩期;三、六、九为三乡、大*圃、石岐沙岗圩期;而小榄镇却不设圩,天天为市。

分布在各个乡镇的圩市,既有固定店铺,亦有流动商贩,以摆地摊为主,每到圩期,万商云集。可谓“百物骈臻,商贾辐辏”,各圩市情景大致一样,没有比圩日更热闹的日子了,它就像一个旧时的“嘉年华”。

在中山众多圩市中,昔日设在石岐太平路的沙岗圩最为热闹,经营商品最为丰富,起源也最早。据考,南宋时期,聚居在插笏山(今白衣古寺所在地)及莲峰山下的村民,每到盛夏,就来到滩涂上采摘莲花。古时插笏山及莲峰山相连,村民沿着莲峰山下弯弯曲曲的小路,拿莲花到县城北门去卖,换了钱,买米油盐等日用品回家。这一段通往县城的路,被称为莲塘路。摆卖莲花的地方,在当时城北莲峰山西侧长长的沙土脊上,名为“沙岗”,即今天的莲塘街口至太平路一带。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把农产品在这段沙岗上摆卖,便形成了圩市。

在城区石岐太平路维新街口至莲塘街口及拱辰路上设立的贸易集市人们都一以贯之为“沙岗圩”。从清末开始,逢农历初三、初六、初九就开墟,俗称“三、六、九”。赶集市卖东西的或逛集市买东西的都叫“趁圩”。

儿童时代,时常跟着长辈趁圩。每提起沙岗圩,其悠远古风和朴实的人文,热闹的情景,就在我脑际经久萦回,像一幅泛*的“清明上河图”,在眼前缓缓展开:

每到圩日,本地人都很高兴,皆因任何人要是想卖点或买点东西,都可以拿来圩场交易,不收一分钱地摊费,也没有城管为难你,多好啊!沙岗圩是大圩,人流多,四邻八乡的人都会过来趁墟。

凌晨时分,大多数人还在酣睡中,各个乡镇的商贩和乡民,已摸黑走在趁圩的路上。“墟者,虚也,空也,正好乘虚而入,抢占先机。”所以,趁圩须早起,否则占不了好摊位。摊位可不像某些机关单位,有地位才有车位。摊位从不固定,不讲特权,先到先得,挺公平的。

当时交通落后,路况最好的岐关东路(今中山路和逸仙路)、岐关西路(今国道)也是*沙路。雨天时,坑坑洼洼;天晴时,尘土飞扬。路旁种着高大的由加利树,两边都是河涌,水质非常好,水涨了,两岸都有人在网鱼虾。中山是水乡,河网纵横,住在沙田地区的,倘若趁圩,还要摆渡;而住在山区的乡民,虽路远难行,但为了赚几个零星小钱,肩挑重担,风雨不改,常常赤脚步行十多公里。

七八十年代,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当地人叫“单车”。在车尾架前面靠座位处插上一条约莫一米多长的木杆,便变成了运输工具。记忆最深的是那些“后生仔”(年轻人)在单车的车尾架上载着数百斤重的生猪或其他沉重的农产品往圩市吃力地蹬着,赤裸的后背大汗淋漓这一情景。装猪的笼子称“猪笼”,是用竹条编成的,一笼装一个,猪在笼里面动弹不得,体力好兼且车技好的,可以一车装两笼,甚至三笼,现在看来真不可想象。

天已破晓黎明将至。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背扛肩挑,陆陆续续进入圩市摆档。摆摊商繁多,如衣服鞋子、居家用品、水果、小零食、花鸟虫鱼等,百货云集,应有尽有。只见有的用扁担挑着大把柴芒;有的用箩筐挑着瓜菜薯豆、种子竹器等;有的用单车或木板车载着牲口或盘景花草,不一而足。

这时,石岐太平路一带的街巷,那些家畜家禽、鸡鸭鹅苗已悄然响起,叫个不停。现今太平路上留下的打铜巷、猫儿狗仔巷(今三帅坊)、蓑衣街、卖鸭街、猪仔街、染布巷等街巷名称,就是当年“成行成市”的圩场历史记忆。

待到天光大白时,红日照大地。川流不息的人鱼贯而入,各种各样的商品摆满马路两侧,摆摊的、逛集市的,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不少人提着或拖着买来的商品,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梭着。满耳都是商贩的吆喝声和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闹哄哄的像一锅煮开的水在窄小的街道上缓缓流动来,处处演化着不一样的风景,极具市井风情。

在圩市中心,即今太平路与拱辰路之间,最为人声鼎沸。这里有一棵数百年的大榕树,至今仍枝繁叶茂。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榕树头”。榕树头可称之为沙岗圩的标志物。

榕树头是孩童最爱去的地方,这里的咸粥甜品零食应有尽有,芝麻糊、豆腐花、云吞面、红豆粥、猪红(血)粥、油棕、鸡仔饼、炒米饼、杏仁饼、麦芽糖、菱角仔、米仔头(土茯苓)糕、凉粉……眼馋得“细蚊仔”(儿童们)不舍离开;空气中飘浮着小摊小贩花生、烤肉的香味,口馋得嘴角流水。

在榕树头一侧的观赏鱼摊位,很是吸引我。各个品种的鱼都有,五彩缤纷。除了观赏鱼外,这里也有其他宠物,猫、狗、鸟、鼠、兔等都有,假如想要其它的,只要跟对方说一声,下个墟日就保证会帮你带来,尽管素不相识,但也十分信守承诺。家姐说,观赏鱼都是有钱人的玩艺,穷家世务的,怎舍得买呢?但我就是喜欢欣赏,有一次终于按捺不住,缠住姐姐嚷着要买,“逼”她花了四毫纸(4角钱)买了4条金鱼,在那个年代,4角钱可吃上一碗面条呢。可是买回家后,只养了四天就全部死光了,十分痛惜。母亲因之骂了家姐一顿败家娘。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何止养上了金鱼,也养上锦鲤了。方知养鱼是要过滤、泵氧,才活得长久、生猛。

石岐沙岗墟本来是一个农贸集市,后来发展到“五味杂陈”,江湖献艺、卖药杂耍、占卜星相者也夹杂其中,甚至还有古玩字画、明清家具等等,可称之为民间的“博览会”。

看这边,“红伶花旦献艺卖药”的布招牌正在飘扬,壮实的男子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兜售跌打药。站在他身旁有一个健美少女,与男子应是一搭配,只见她腰里扎着长条带,笔直站着,英姿飒爽。她双目炯炯有神,目光横扫一轮,见没什么人理会,于是挺着丰满的双峰,走上前来,施礼毕,便一阵花拳绣腿,立马引来一大群年轻男子围观,少女舞罢,双手拿着托盘,笑口吟呤,不停地说:“多谢捧场!”很快,托盘就垒起一堆零钱。

观那边,人头涌动。一大堆女人正围在卖布摊前挑选心爱的衣料。这里的衣服物美价廉,顾客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自有能工巧匠为你量体裁衣。穿着木屐的城中老妪少妇,当买到中意的衣料,随着“得、得”的木屐响声,走向青石板的街头巷尾,那情景,颇像民国风。

不远处,算卦先生持着写着“张半仙破财挡灾”的长幡,蹲在一边替人算命.....每当看到这,我必心生疑问:“真的破财就可以挡灾吗?”

另一旁的巷口边上,几个“芒草姑”正数着刚刚卖出柴芒所挣的钱,口里说:“一早担柴来卖,足足行了十几公里,累死人了,只赚几毛钱,不过,也好过在生产队里早出晚归挣工分。”

没煤气的年代,乡民挑着成捆的芒柴摆街叫卖,“担禾秆入城”是当时生活常态,没有城管驱赶。而卖芒柴者很自然集结在一个地方售卖,形成了专营的“柴芒巷”。挑芒柴的多为村妇,城里人习惯称她们为“芒草姑”,挺好听的,一点也没有鄙夷之意。

这条巷子连接着民生路与河边街。每当圩日早上,来自城区周边四乡的村民会挑来一担担的柴芒摆卖于巷内两侧,以至入巷者多要面对芒草而过。以前每逢潮涨,贯通城区的九曲河便会“水漫金山”,把柴芒巷和河边街淹没有十余公分许。过往的行人只好依靠记忆和河边的树作路标缓缓通过,有首童谣可佐证:

卖芒巷,水浸街,

阿姑担柴上街卖,

阿婆落地脱花鞋。

以贩卖牲口为主的太平路猪仔街、卖鸭街一带,有的摊档还现场帮顾客宰杀鸡鸭。当走过猪肉摊,热情的“猪肉佬”(当地人称卖猪肉的人)会不失时机很有礼貌打声招呼,然后就问:

“喂,有心帮衬(购买)请开声,有勿(什么)啱(合意)的,买多少斤?”

当你用手指着那鲜活的内脏,或精致的五花肉……,猪肉佬就举起那明晃晃的杀猪刀,手起刀落,干脆利落,恰到好处切中你所需的。当时流行于石岐的《人客到》这则歌谣,我就是在这里听回来的。

人客到,捉鸡劏(宰杀)。鸡勒杂,不如劏只鸭;鸭毛多,不如劏只鹅;鹅会帮人看门口,不如劏只牛;牛会耕田养家口,不如劏只狗;东边有贼我又知,西边有贼我又疑,不如劏只大猫儿;老鼠偷谷我又捉,麻雀扒糠我又‘装’(偷窥),不如劏只大猪郎;劏就劏,我吃了主人三斗糠,边个(哪个)吃我肥猪肉,一夜疴(腹泻)到大天光!

在圩市流连的多为低下层,像苦力、小贩等,他们皆粗衣麻布,营营役役疲于谋生,连稳定的一日三餐尚不可奢求,但从歌谣中看到,他们仍然生活乐观,安贫乐道。

想对社会草根阶层有更深入的了解,总觉墟日逛街或许收获最大,与蹲在这里的小贩聊天,从他们随口而出的歌谣中就可以了解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

龙生龙,凤生凤,麻雀生儿飞蓬蓬,老鼠生儿地打洞。

逛圩会碰到熟人,往往欣喜万分,个性大方的男子汉会一起到位于逸仙湖的的“莲亭酒楼”或附近的大排档,点上几碟小菜,喝上两杯石岐米酒,谈谈生意,讲些奇闻趣谈;三姑八婆就闲话家常,互相打听有多少个孩子啊,老公对你好不好啊,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末了,互赠带在身边的家乡特产,如荔枝、龙眼,甚至在地摊上卖着的番薯、芋头,或鸡鸭。

我时常想,这也是一种烟火气啊,与好友吃肉喝酒,快意江湖;与知己海阔天空地聊,至情至性。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

从清晨到下午四点,趁圩者摩肩接踵,沙岗圩东西两头人流如鲫,墟内人头攒动,趁圩者多达万人,场面相当热闹。墟日,就是这样一个烟火气的所在。它散发着乡情,弥漫着友情。当喧闹尽退,一切又恢复平静,人们又期盼着下一个墟日的到来……

沙岗圩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集市还在于它的“中西兼容”,因为中山毗邻港澳,故圩市有不少洋货,如收音机、火水大光灯、时尚服饰等等。在物质缺乏的年代里,拥有这些东西是十分令人羡慕的。可是在荒唐的“文革”期间,听外国音乐就是洋奴,打太极拳是活命哲学,养花是修正主义,做买卖呢,就是“投机倒把”了!是要挨批挨斗的。圩市是做买卖的地方,自然难逃厄运,为了“砍资本主义的尾巴”,沙岗圩被强制取缔,一度偃旗息鼓。

“现在咁(这样)困难,冇(没有)得吃,上山砍柴拿到沙岗圩换点吃的也好,而现在墟市也没有了,叫我们点过日子呢?”

在70年代,父辈的叹息犹如在耳。可见沙岗圩在当时老百性的心目中,其重要性不可或缺。直至邓小平扭转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沙岗圩才得以全面恢复,普通老百姓是何等欢欣鼓舞。

可是,改革开放后,沙岗圩也差点被取缔。理由是脏乱差的现象很难根治,难以征税。为此城管系统一些管理者建议直接取缔沙岗墟。某市领导得悉后大发雷霆:

“你们当公务员的,旱涝保收。不知平民百姓的艰辛,沙岗圩的存在,至少可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多一个生存的机会。加上沙岗圩有几百年历史了,是市井风情、感怀忆旧的承载物,是一个文化符号,怎能说取缔就取缔呢?我们发展经济增加税收,着眼点应是发展工业,不是指望一个墟市。你们总是从利于自己管理的思维真要不得!”

当年老领导的说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因之,沙岗圩仍允许普罗大众有序摆卖。处理手法也深得人心,要求在摆卖结束后迅速清理现场,保持街道干净整洁。是的,就是凭着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本土领导的远见卓识,中山的经济文化均走在全国前列,跻身闻名遐迩的“四小虎”之列,把体量远远大于自己的惠州和享有中央优惠*策的珠海特区远远抛在后面。

本土中山人都知道,石岐沙岗圩,大年初三称为“头圩”,年终廿九称为“尾圩”。“尾圩”者,即年终廿九也!

这是圩场全年最为热闹的圩日。因为过年了,整个圩场变身为“迎春花市”。入口处张灯结彩,搭建了喜庆的牌楼,沿街即搭起大棚和花架,周边花农纷至沓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

花市除了有本土特产的桔子、吊钟花、桃花、菊花,海棠、蝴蝶兰、猪笼草、君子兰、百合、人参果、玟瑰、金钱树、水仙等之外,有来自外省的水仙、牡丹,还有来自异邦的郁金香等花卉,一路繁花似锦。

年卅晚,行花街,

迎春鲜花摆满街,

千朵万朵‘睇唔哂’(看不完)。

这首童谣佐证了花市是何等令人眼花缭乱,但“眼底名花最可人”。这里不得不说吊钟花,因为它堪称中山特产,据《香山县乡土志》记载:“吊钟花,五桂山中多有之,冬末春初开花如钟,一苞多至十余朵,乡人采作新春瓶供。”由此分析,吊钟花作为年花的习俗,至少从清代中叶开始。它花朵形如垂钟悬铃,色有白里带红和纯白两种,带红者称作“金钟”,纯白者称作“银钟”,皆晶莹如玉,娇媚动人。

寄以祥瑞以映兆家族兴旺发达的吊钟花,还蕴涵着钟灵毓秀之意,故是本土中山人的最爱。它似仙物下凡,朗逸翩翩,蓬莱风姿,别具一格。

选购年花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惯,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待。年桔,表示“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家家户户必备的;想快缔良缘,就买把桃花走走“桃花运”吧;当然,土生土长的中山人少不免买一盘同时种有生菜、香葱、芹菜的“清供”,用以压岁,因为它象征着“生财”,祈望后辈“聪明”“勤奋”。

花如海,沿街都是卖花声,人如潮,一拨一拨的人流涌向花市,处处留下欢歌笑语。慢慢行走在热闹欢腾的花市中,到大年初一凌晨,花市“曲终人散”。这时,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唉!人生就是这样,走过一个“驿站”,既意味结束。不过,不要忘记,这也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圩市,是农民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随着城市化和大市场的逐渐增多,众多的圩市日渐式微。然而,石岐沙岗圩并没有没落,反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圩市”。现在的沙岗圩已迁至起湾道。沙岗圩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它已成为“旺市”的一个代名词,这也提示后人,不要轻易改变地名,因为她是历史的记忆,是无形的资产。除非出现了“中山”较之于“香山”更高的“山峰”,才好易名。

沙岗圩的“内涵”今非昔比,形式上也由过去的“路边式”变成了“广场式”,摊贩也由本土乡民为主变成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也像方言杂烩,奇腔异调。不过,经营商品仍五花八门,大体分水果区、茶叶区、陶瓷区、菜市场、服装区、花鸟虫鱼区、古钱币区、家居区、二手音响集散区等。即使现在有各大商场超市,什么城市综合体,电商兴起,以及受年轻人宠爱的网购等方式,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去墟市的热情。因为它有人间烟火气,它最抚凡人心啊!

历经年风雨沧桑的沙岗圩,不仅成为地摊经济之典范,而且它具有的生活趣味、乡土情怀这些民俗文化的元素,成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之精神依归。来自天南地北的商贩,和新中山人也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将沙岗圩演绎成一个承载一切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生活大舞台。

林语堂说,“构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烟火气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是街巷市井的嘈杂喧闹,这里藏着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因此,无论身处何地,何种境地,我们总能从中寻回对生活的热忱,以及对旧日情景的回忆,有诗记之:

交卯时分日未明,已闻市上鸡啼声。

摆档设摊须早至,奔波劳碌苦谋生。

待到天色鱼肚白,趁圩人群接踵行。

琳琅罗列满街货,讨价还价热浪升。

几经易址延旧俗,世事纷纭多变更。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编辑:徐向东◆二审:彭晓剑◆三审:魏礼*◆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